中海储能公司“低成本大规模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顺利通过技术鉴定

2022年10月25日,由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完成得科技成果——低成本大规模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顺利通过技术鉴定会,专家们一致评定,该技术创新点突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鉴定会在中石化会议中心举行,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姜砚如处长、项目主管胡娟女士出席,邀请了北京化工大学院士段雪先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院士张锁江先生、中国石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院士孙丽丽女士,清华大学教授骆广生先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安全福先生、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教授级工程师高辉先生、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院许洪华先生作为鉴定委员会专家,特邀了北京市支援合作办的汪兆龙厅长及孙燕清处长莅临指导。中海储能公司首席科学家徐春明院士、董事长曾建华先生、总经理王屾先生、技术总监徐泉教授、副总经理张鹏先生、工程中心总监肖东先生、产品中心总监刘万里先生,控制中心总监何霆先生、研发中心总监牛迎春女士,技术总监助力周洋先生参会。

29662_xgi6_1818.png

会议在下午13:30分开始,姜砚茹处长带领各位专家参观了100kW/400kW·h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运行现场,对我们实际项目成果做出汇报,在14点30分到达中石化会议中心,姜砚茹处长介绍了此次鉴定会专家代表,并邀请了汪兆龙厅长讲话,汪厅长表示:中海储能作为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能够在北京市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本市产业链发展,并会对北京市绿电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他代表北京支援合作办表示,将会对中海储能的铁铬液流电池事业予以支持,为将来技术的全面市场化商业化做好服务。段雪院士作为专家组组长,宣读了鉴定委员会及分工建议,并主持了会议。

29710_ottv_6308.png

随后由徐泉教授对此项技术的研究报告做出了重点汇报,汇报中指出,中海储能公司的“低成本大规模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解决了多项液流电池技术瓶颈问题,自主研发的石墨双极板,在其表面增加流道结构,改善了液体的流动性,使得电流密度提高数倍;创新性的碳布,极大改善电极的比表面积,提高系统性能;通过工艺技术的开发,使得铬铁合金的电解液成本实现大幅度下降,保证了铁铬液流电池极大的成本优势;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监控和控制整套液流电池应用,实时监控,快速反应,及数据自动检测等功能可为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及功能性保驾护航。

29846_pjfg_7646.png

工程中心总监肖东先生也对技术的应用报告做出了汇报,展示了整个系统72小时的运行数据,其中运行成本、电流密度、能量效率、系统寿命等实测数据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中,中海储能公司对专家提出的环境问题、化学物质处理问题、原材料成本问题等做出了补充解释,中海储能公司使用的电解液储存量大,价格较低,核心材料全部自行研发生产,仅含弱酸,安全环保。经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中海储能公司“低成本大规模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后,姜砚茹处长对此次鉴定会做出小结,表示出了鉴定组委会对中海储能公司及其“低成本大规模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的肯定以及对其前景的期盼。徐春明院士代表中海储能公司发表讲话,中海储能公司会吸取专家得意见,继续深入研发,将技术做精做细,解决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瓶颈问题,为中国储能技术得发展贡献力量。

29886_vfdc_8094.png

中海储能作为液流电池领域的先行者,吸纳了来自电、化学领域的多位教授和专家,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及研发投入,目前已形成了及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商业模式,具备大规模商业化条件,在未来,中海储能会更加注重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促进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双碳”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