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能源行业
液流电池标准化会议,推动铁铬液流电池产业规范发展
2025年7月24日、25日,“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讨论会”在北京圆满举办,会议围绕铁铬液流电池相关标准展开深度研讨。
2025年7月24日、25日,一场聚焦液流电池产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会议——“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讨论会”在北京圆满举办。本次会议由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储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承办,汇聚了能源、电力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铁铬液流电池相关标准展开深度研讨,致力于完善标准体系,为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铁铬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领域的“潜力股”,其本征安全、超长寿命、灵活扩容及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备受瞩目。
研讨会精准聚焦三大核心议题,与会人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讨:
1. 铁铬液流电池电堆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初步敲定了电堆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关键内容,为产品生产与应用提供了清晰指引。
2. 铁铬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针对离子传导膜,明确了抽样方法与实验环境条件,并细化了膜厚度均匀性、吸水率、尺寸变化率、拉伸性能、电导率、膜面电阻、离子扩散系数、抗氧化性等一系列性能的测试方法,为核心材料的质量把控筑牢基础。
3. 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回收要求:从总体要求、回收处理方法、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到收集、包装、运输、贮存等环节,对铁铬液流电池用电解液的回收进行了全面规范,助力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液流电池标委会秘书长果岩强调,铁铬液流电池基于自身电池特性展开深入讨论,将有利于行业内形成共识,促进行业进一步良性健康发展。
中海储能首席技术官徐泉教授强调:“统一、科学、先进的标准体系是液流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他表示,本次会议凝聚了关键共识、明确了前进方向,下一步将加速标准制定进程,为液流电池大规模、高安全、低成本应用扫清障碍,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研讨会结束后,参会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走进中海储能工程研发中心、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验室及核心原材料研发生产现场,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科研实力、项目建设与生产经营状况。大家对中海储能十余年来深耕规模化长时储能领域,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凭借雄厚实力引领铁铬液流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给予高度认可。
作为铁铬液流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中海储能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此次会议牵头2项行业标准,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出版《液流电池与储能》(研究生教材)、《铁铬液流电池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专著)、《液流电池长时储能》(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兴领域“十四五”规划教材)等著作。本次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连融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郎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液流电池头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参与讨论。
此次研讨会召开,为液流电池产业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完善筑牢了根基。其达成的共识与明确的方向,必将强效驱动铁铬液流电池产业朝着更规范、更优质的发展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