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共谋铁铬液流电池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昌平区政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组织相关人员 莅临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4月11日下午,昌平区副区长吴爱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同奇带队,组织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相关人员走进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储能)参观交流。政校企三方围绕“向新而行,共谋发展”这一课题,深入中海储能工程研发中心,共同探讨依托产学研用模式、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新质生产力支撑国家储能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4月11日下午,昌平区副区长吴爱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同奇带队,组织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相关人员走进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储能)参观交流。政校企三方围绕“向新而行,共谋发展”这一课题,深入中海储能工程研发中心,共同探讨依托产学研用模式、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新质生产力支撑国家储能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蒲俊霖、昌平园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常盛、管委会副主任秦琳、王成、中海储能总经理王屾、首席技术官徐泉、副总经理张鹏一同交流。


18453_kgqr_2706.png

 

在徐泉教授讲解下,一行人详细听取了“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参观了中海储能电堆测试系统、“中海一号”工程测试平台和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等工作进展,详细了解了公司现阶段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到中海储能通过整合新质生产力资源,以科技创新推动铁铬液流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方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徐泉教授介绍说,中海储能以“企业出题,专家解题”模式,整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机构、国央企等新质生产力,共建了学科、技术、产品深度协同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了科研攻关、装备制造、产业应用的产学研用体系,在国内牵头成立了铁铬液流电池产业发展联盟,推动铁铬液流电池产业得到高质量快速发展,实现行业引领。


18461_a1y3_6841.png

 

吴爱华副区长、王同奇书记详细询问了公司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签约、建设进展等情况,希望企业继续强化以产学研用整合新质生产力,加强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打造多个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标杆项目,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劲支撑。

王屾总经理介绍,中海储能以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牵引,充分利用昌平区新型储能产业集聚优势,全面整合科研政策资源,高质量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发展应用,迅速完成技术验证、产品中试、工程验证和商业项目交付。当前,中海储能完成基于数据中心的怀来云数据中心500kW/4MWh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交付并运行,开工建设广东省惠阳区2MW/10MWh电源侧项目,承接的北京市温榆河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区兆瓦级和河南省兰考县、内蒙古赤峰等多个百兆瓦级储能项目正稳步推进。


18472_xmhq_2361.png

 

王屾总经理表示,自校企合作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推进校企共育人才,为公司技术创新注入新动力。做为属地企业“娘家人”,昌平区政府不仅为公司营造了高效务实的发展环境,同时在人才、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海储能将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建企业作用,着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为铁铬液流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王同奇书记指出,中海储能探索建立了一条多方参与、高效协同的产学研用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产学研用纵深发展,与中海储能共筑企校协同培育储能人才新高地,在能源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18480_lfhi_2535.png

 

吴爱华副区长对中海储能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希望中海储能在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领域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着力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继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以创新驱动铁铬液流电池产业发展,为首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在高安全、大规模、低成本、长时间储能技术市场迫切需求下,中海储能将继续沿着产学研用发展路径,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以新质生产力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